
# 北京郊野墓前那瓶没开的茅台:东北话唠臧天朔嘉信资本,七年了,还有人记得他的《朋友》
家人们嘉信资本,九月底的北京郊外,风都带着股子凉劲儿,公墓里静得能听见树叶沙沙响。有个穿黑T恤的中年男人,蹲在一块黑色石碑跟前,动作轻得跟怕吵醒谁似的——往香炉里插了三支烟,摆上袋炒花生、一小碟猪肝,还搁了两瓶啤酒。石碑上“臧天朔”仨字一露,周围的空气都好像沉了半截。没人知道这男人是谁,可懂的人一瞅就明白,这指定是老臧的老朋友,不然不能记着他这点喜好。想当年,臧天朔一句“朋友啊朋友”,唱得几万人跟着起哄,红得没边儿;可如今七年过去了,也就剩这么个老伙计,蹲在墓前跟他唠唠嗑,一句一句地念着过去的事儿。今儿个咱就用东北话,把臧天朔这起起落落的人生掰扯明白,看看这个唱《朋友》的男人,背后藏着多少故事。
## 一、1995年那声“朋友”:沙哑嗓子唱红半边天,北京摇滚圈谁不认识臧天朔?
咱先把时钟拨回1995年,那时候的臧天朔,凭着一首《朋友》,直接火成了“国民级摇滚歌手”。他那嗓子,不是啥清亮挂的,带着股子沙哑的糙劲儿,可一唱“朋友啊朋友,你可曾想起了我”,不管是街头巷尾的音像店,还是夜市摊的收音机,全在放,连咱东北大碴子味儿的烧烤摊,老板都爱用大喇叭循环,一到晚上,半条街都跟着哼。
展开剩余83%那会儿北京摇滚圈多热闹啊,崔健、窦唯、何勇,各有各的风格,可臧天朔一出场,那股子“大哥”范儿就不一样——留着寸头,身材壮实,说话直来直去,跟人喝酒必须喝透,朋友有事找他,他拍着胸脯就应:“这事儿包在我身上!”圈里人都知道,臧天朔这人,活得跌跌撞撞,可对朋友那是真够意思,所以不管是玩摇滚的,还是搞别的,都愿意跟他处。
有回圈里一个小乐队演出,设备出了问题,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,找了好几个人都没辙,最后抱着试试的心态找了臧天朔。老臧一听,立马开车拉着自己的设备赶过去,还帮着调音,忙前忙后到半夜。演出结束后,小乐队想请他吃饭,他摆摆手:“都是玩音乐的,互相帮衬是应该的,吃饭就免了,以后有事儿再找我!”就冲这股子义气,臧天朔在圈里的口碑一直挺硬。
可那时候没人想到,这唱着《朋友》的男人嘉信资本,后来会因为“帮朋友扛事”栽了大跟头。2008年,他因为聚众斗殴被判了六年刑,消息一出来,圈里人都懵了——谁能想到,那个在舞台上唱着“朋友”的大哥,会因为朋友间的破事儿蹲大狱?可老臧自己没咋辩解,该扛的责任一点没推,就这么在里面待了六年。
## 二、狱外的日子:老婆守着小超市,女儿跟着遭罪
臧天朔蹲大狱那六年,家里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难。他老婆李梅,一个普通女人,带着女儿撑起了整个家,没别的办法,只能开了个小超市,起早贪黑地忙活。超市不大,就几排货架,李梅每天天不亮就去进货,扛着大米、油桶往店里搬,累得腰都直不起来;晚上要等到十一二点才关门,收完钱还得盘点货物,算着一天能赚多少钱,够不够娘俩的生活费。
女儿那时候还小,别的孩子放学回家有爸妈陪着,她却得跟着妈妈在超市里写作业,有时候妈妈忙着招呼客人,她还得帮着拿个东西、扫个地。有回女儿跟李梅说:“妈,我想爸爸了,他啥时候回来啊?”李梅只能红着眼眶哄她:“爸爸在外面办事呢,办完了就回来陪你。”可这话,一说就是六年。
最让人糟心的是,臧天朔没出事前,还背着家里搞外遇,对象是蒙古族歌手斯琴格日乐。当年斯琴格日乐在节目里,当着镜头就把他骂成“骗子”,说他骗了自己的感情,这事闹得满城风雨,李梅那时候承受的压力,可想而知——一边要面对丈夫的背叛,一边要撑起破碎的家,还要忍受外人的指指点点,换谁都得崩溃,可李梅硬是扛下来了。
本以为臧天朔出来后,一家人能好好过日子,可没成想,2018年他又查出了肝癌,没几个月就走了。更让人寒心的是,他走了之后,家里还因为一套房子闹上了法庭——不知道是哪个亲戚想争房产,把李梅和女儿告上了法院,好好的一个家,就算彻底散了。你说这叫啥事儿?活着的时候没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,死了还让她们为房子打官司,臧天朔这一辈子,对朋友够意思,可对家里人,确实有点亏欠。
## 三、墓前那瓶没开的茅台:老乐迷懂,这不是摆拍嘉信资本,是念想
回到开头那幕,九月底的公墓里,那个中年男人除了摆花生、猪肝、啤酒,还带了瓶茅台,可自始至终没打开。有人在旁边嘀咕:“这酒指定是拿来拍照的,现在不都兴这个嘛,显得有面儿。”可懂行的老乐迷一听就摇头——他们太了解臧天朔了,老臧年轻时就爱喝两口,尤其是茅台,当年在琴房写歌的时候,经常摆瓶茅台在旁边,写累了就抿一口,灵感来了就能写出段好旋律。
现在再看墓碑上那张黑白照,老臧还是当年那副模样,寸头、浓眉,眼神里带着股子倔强,跟老乐迷记忆里那个在琴房里喝酒写歌的男人慢慢重在一起。那瓶没开的茅台,哪是摆拍啊?是老伙计想跟他喝一杯,又怕他一个人喝闷酒,所以就这么搁着,好像在说:“老臧,这酒我给你带来了,等我想你了,再陪你喝。”
臧天朔这辈子,帮过的人真不少。圈里有个歌手,早年没出名的时候,穷得连房租都交不起,臧天朔知道后,不仅给了他钱,还帮他介绍演出机会,后来那歌手火了,每次提起老臧,都红着眼眶说:“没有臧哥,就没有我今天。”可谁能想到,这么个爱帮人的主儿,临走时还欠着外债——据说他治病花了不少钱,还没来得及还就走了,最后还是几个老朋友凑钱帮他还上的。
他走的时候,崔健也去送他了,俩人是多年的老伙计,一起玩过摇滚,一起喝过酒,可那天崔健啥也没说,就站在那儿看着,眼神里全是惋惜。还有斯琴格日乐,那个被他伤透了心的蒙古族姑娘,二十年后上节目,主持人提到臧天朔的名字,镜头扫到她,能明显看到她喉结动了一下,虽然没说话,可那情绪,谁都懂——当年的爱恨情仇,到最后也只剩下一声叹息了。
## 四、墓旁的邻居,超市里的茅台:有些情还在,有些家没了
臧天朔的墓旁,还躺着快板大师梁厚民,俩位都是北京文艺圈的老人,如今在地下做了邻居,倒也不孤单。公墓里的柏树,风一吹就沙沙响,好像在跟这两位老人唠嗑,说着过去的事儿。
而李梅的小超市,还在照常营业。收银机时不时“叮”地响一声,那是有人买东西付款了。女儿已经长大了,放学了就来超市帮妈妈卸货,搬着一箱箱的饮料、零食,动作麻利得不像个小姑娘。货架最显眼的位置,还摆着两瓶没卖出去的茅台,落了点灰,不知道是李梅故意摆那儿的,还是忘了收拾——或许,她也想留个念想,毕竟那是老臧当年爱喝的酒。
没人知道那晚扫墓的男人跟臧天朔说了啥,是聊当年一起玩音乐的日子,还是说现在家里的情况,又或者只是安安静静地蹲在那儿,陪着老伙计待一会儿。天黑的时候,男人走了,留下冷掉的猪肝、半盒点心,还有那瓶没开的茅台。风刮过墓碑,好像在替老臧说“谢谢”。
有时候想想,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儿:有些兄弟情,就算人走了,也能撑到死后七年,甚至更久;可有些家,就算人还活着,也散在了柴米油盐的日子里。臧天朔这辈子,对朋友够义气,唱的《朋友》火了几十年,可对家里人,却留下了太多遗憾。要是他当年能多顾着点家,少掺和点朋友间的破事儿,是不是结局就不一样了?可世上没有后悔药,过去的事儿,终究回不来了。
## 五、唠唠心里话:《朋友》还在唱,可唱歌的人,已经不在了
唠完臧天朔的故事,咱心里也挺不是滋味。现在去KTV,还有人点《朋友》,一唱起来,满屋子的人都跟着合唱,可没几个人会想起,那个沙哑着嗓子唱这首歌的男人,已经不在了。他的人生,就像一首摇滚歌,有高潮,有低谷,有热血,也有遗憾,到最后,只剩下一声叹息。
咱东北人常说“在家靠父母,出门靠朋友”,朋友确实重要,可家里人更重要啊!臧天朔为了朋友扛事,蹲了六年牢,把家给折腾散了,最后自己也走得早,留下老婆孩子孤零零的,这值得吗?或许在他看来,朋友的事儿比天还大,可在家人眼里,他是丈夫,是爸爸,是家里的顶梁柱,他倒下了,家就塌了。
有时候也会想,要是臧天朔能重来一次,他会不会多花点时间陪老婆孩子,少管点朋友的闲事儿?可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,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买单。他选择了朋友,就注定要亏欠家人;他选择了轰轰烈烈,就注定要承受背后的代价。
现在再听《朋友》,那句“朋友啊朋友,你可曾想起了我”,多了点不一样的味道。或许,那些还记着他的老朋友,那些还在听他歌的老乐迷,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。而李梅和女儿,也只能在往后的日子里,慢慢走出阴影,好好过日子——毕竟,生活还得继续,日子还得往前过。
家人们,你们当年听过臧天朔的《朋友》吗?有没有跟朋友一起合唱过?评论区里唠唠,咱一起聊聊这个唱《朋友》的男人,也聊聊咱自己身边的朋友——珍惜眼前人,别等失去了才后悔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发布于:江西省启泰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